一、特点
1.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来说,东北地区具有多样性和艰难性的特点。在自然环境上,东北地区既有草原、森林,还有河川、湖泊,既有连绵山脉,也有平敞原野。草原上牧草肥美,森林中野兽出没,河湖里盛产鱼鳖,原野上土地肥沃。多样性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可以游牧、渔猎,也可以农耕桑作。在气候上,这里可以说是四季分明,但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这里无霜期短、冬季漫长,愈往北方愈是如此。因此,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这里又是居住艰难的“苦寒之地”。这无疑会给当地经济开发带来相当的阻碍,尤其是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
2.从经济开发的类型上看,东北地区具有复杂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多样,使得这里具备了发展多种经济的基础。大体说来,西北地区多草原,可以发展牧业;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多森林川泽,适合于发展渔猎、采集;中部是著名的东北松辽平原,适合于发展农业,另外在一些山川平地上,农业耕作也是可以进行的。东北地区虽然资源丰富,诸如森林、矿藏等,但是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这些资源的开发往往是有局限的,因此,手工业的发展一直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撑。也正是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具有地区的差别性和相对于中原等地区的特殊性,因此使得这里的商业发展还是有着一定优势条件的。
3.从经济开发的生产方式水平来看,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同中原地区相比较,东北地区也曾经有过很早的文明曙光,比如红山文化,也曾有过很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如高句丽时期、渤海时期等,但是,整体说来,奴隶制的、甚至是原始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很发展的封建生产组织方式,其水平与中原地区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4.从经济开发的程度上看,东北地区呈现出某种不平衡性。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东北西部以游牧经济为主,北部及东部多为渔猎与采集经济,中部的农耕经济发展较快。且辽西与中原较近,在中原经济、文化影响下发展迅速。北部则相对缓慢,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从整体上讲,东北的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区域上是不平衡的。
5.就开发的整个过程来看,东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具有一种断续性。东北地区在上古至西周时期发展缓慢,自箕子朝鲜开始,进入郡国时期后发展迅速,到高句丽与渤海时期,出现了“海东盛国”的局面,但辽灭渤海后,渤海的辉煌荡然无存,寻找不到昔日的繁荣景象。辽、金时期,契丹与女真先后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在扩展领土的同时是对经济的破坏。特别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对东北地区实行了封禁政策,再度停滞了东北的经济开发,使古代的东北呈现出明显的断续性。
二、历程
1.上古到西周时期
旧石器时代,东北地区就有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诸如“金牛山人”(距今31—28万年)、“庙后山人”(距今24—14万年)、“鸽子洞人”(距今5—7万年前)等。“金牛山人”和“庙后山人”都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但是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技术;“鸽子洞人”的石器制造技术比较多样化,达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最高水平。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1万年前),东北各地都留下了原始人类的足迹,诸如“青山头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等,这时候的原始人类已经可以打制种类很多的石器,器形也趋于细小化、精致化,同时还出现了骨器,反映了生产能力的提高。
到了新石器时代,据考古资料显示,大约7千年前,东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出土有碳化的谷粒;还有猪、鹿、羊的骨头,可能已经有了家畜的饲养;还有网坠、石镞出土,说明渔猎经济还占有一定地位。大约5—7千年前,东北的原始农业范围有了进一步扩大,东部三江平原地区的新开流文化有农用的磨制石斧和石磨盘;西部红山文化石制的农业器具种类繁多;南部小珠山文化也拥有各种各样的石制农业用具;北部松嫩平原的昂昂溪文化也有了原始农业经济;中部的吉林、长春地区因有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较为发展。但是普遍来说,渔猎、畜牧经济仍是不可缺少的补充。
夏商周时期,东北金属文明系由中原地区传到东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地区(河北东北部、内蒙东南部、辽宁西部),最早是在赤峰四分地东山嘴遗址中,发现一件铸造铜饰品的小陶范,在夏家店下层遗址出土了四颗铜屑,在内蒙小榆树林子出土有红铜刻刀,在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则发现了小型的青铜件。(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一卷148页) 大约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具逐渐在东北北部、南部、东部等地陆续出现,并得以发展。虽然出现了铜器,但是在这个时期,石器、骨器等仍占相当的比重。从商代晚期开始,东北的青铜制造有了进一步发展,辽宁西部、沈阳新乐文化上层地区、第二松花江上游地区、吉林省东南的通化地区等都有青铜器制造的痕迹,尤其是辽西地区,青铜器出土最多,说明这里的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周代时期,东北的青铜器制造有了进一步发展,各地或发现有铜矿的采冶遗迹(如内蒙林西发现的铜矿采冶遗址),或发现有铜器冶铸的陶范等,青铜器种类也很多样,有生活器皿,如;有生产工具,如斧;还有兵器,如青铜短剑。金属用具的出现必然会对生产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辽西可以说是东北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大约在夏代初期,古商族的一支就来到了辽西,对这里的开发作出很大的贡献。大约在周初的时候,京津地区的燕(炎、郾)国(族)势力也开始进入辽西,并将原来殷人的分支如孤竹、令支、箕、伯矩等纳入其管理之下,并与临近的其他民族或部族保持着这样和那样的关系。虽然已经有了青铜工具,有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畜牧和狩猎仍占相当的地位,《逸周书·王会篇》就记载了周王朝时期,周边各族朝贡周朝的情景:“孤竹距虚。不、令支玄。不屠何青熊。东胡黄熊,山戎戎菽”。距虚为骡马之类的牲畜,反映了孤竹畜牧生产方面的突出和进步;玄(黑色的狐狸)、青熊和黄熊则反映了令支、不屠何、东胡经济的狩猎性质;戎菽(胡豆)则可以推测山戎的经济可能有了一定的农业基础。
西周之际,东北南部地区居住的是貉人,如辽东半岛的周头、青丘,他们向周朝贡献的分别是煇羝(毛色光亮的公羊)和九尾狐;辽河流域的貉国、梁貉,鸭绿江流域的白(貉)民,白民向周朝进贡的是长着两只角的奇兽———乘黄;朝鲜半岛北部的良夷(乐浪夷),向周朝进贡的是在子(“口身人首,脂其腹,炙之霍,则鸣曰在子”)。可见,貉人的经济还是带有相当程度的狩猎和畜牧的色彩。东北北部松嫩平原地区居住的主要是秽人,其进贡周朝的是前儿(古人说是“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猕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王应麟《周书·王会篇》补注) )。这大概与秽人的渔猎经济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东北边疆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习近平高度评价工商详情
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习近详情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详情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详情
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国会山集体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领导人详情
当地时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详情
当地时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在国务院联合举行的详情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详情
当地时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出席中国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仪式。联合国秘书详情
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习近平指出详情
当地时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详情
赵登禹(1898-1937),男,汉族,山东省菏泽县人,中国国民党党员。 赵登禹1914年加入冯详情
杨殷(1892-1929),男,汉族,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共党员。 杨殷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情
杨开慧(1901-1930),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共党员。 杨开慧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详情
杨虎城(1893-1949),男,汉族,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国国民党党员。 杨虎城出身于贫苦农详情
杨闇公(1898-1927),男,汉族,四川省潼南县(今属重庆市)人,中共党员。 杨闇公1917年详情
金农(16871763年),浙江钱塘杭州人,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详情
李鱓,字宗杨,号复堂,别号懊道人、藤薛大夫、中洋氏、木头老李等。扬州兴化县人,生详情
汪士慎是扬州八怪中年龄较长者之一,是八人中生活最清贫、困苦的一位,但一生心态平和详情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遭同僚抵牾,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言事无忌也详情
寻淮洲(1912-1934),男,汉族,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共党员。 寻淮洲1927年9月随浏阳工详情
谢子长(1897-1935),男,汉族,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人,中共党员。 谢子长1925年加详情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详情
14世纪后半叶,朱明王朝建立后,中国戏曲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朝是一个人文详情
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大团圆结局的小说,但其实却是出悲剧。 虽然最后取经众们历经千辛详情
颜真卿不仅人品高洁,书学造诣更是无与伦比,在书艺上,颜真卿多方取法、广取博采,既详情
私塾的名称 私塾是今天许多人非常熟悉的词汇。只要是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大多会对鲁详情
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下列经典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代表,让我详情
岁时文化的民族心理 岁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是在特定的自然详情
在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中,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详情
生平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详情
生平简介 苏辙,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详情
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详情
生平简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详情
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然而在旧时代却没有受到人详情
其实对于旅行达人来讲,我的旅行经验并不丰富,去过的地方也并不多,但是谁敢让摩羯座详情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详情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和小编一起看看外国人都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吧: 朝鲜半岛 韩语称(详情
地方特色 1.南方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详情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 迎寒和祭详情
一赏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诗对诗,赏月,喝酒,聊天。民间月下踏歌,月下歌舞。 二荡详情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详情
《十面埋伏》是一首古代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详情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是详情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详情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详情
只要是北京人,就会喜欢涮羊肉,但涮羊肉到底从何而来?习惯的说法是源于元代,忽必烈详情